巴中市1637个网格覆盖全域
2015-07-20 14:44:45
相关案例:
<%=link%>
本文标签:四川巴中墙体广告
四川巴中墙体广告 近年来,巴中市建立健全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以“网格化”创新社会治理,在巴中市划分1637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网格员处理社区事务,形成了政府善治、社会共治、居民自治的全新格局。通过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巴中市进一步推进完善了政府善治、社会共治、居民自治的格局,社会治理方式得到创新,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今年来,巴中市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8%、20.6%,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上升。
依托信息化支撑 建立网格体系
巴中市有187个乡镇、9个街道办事处、273社区、2368个村。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界限清晰”的原则,每400—600户居民成为一个网格,企事业单位、学校、自然小区、巴山新居聚居点被直接划为网格,因此形成了全市的1637个网格。每个网格内配备1至2名网格员,公开联系方式及服务事项,实现与居民点对点的联系。
巴中市综治办副主任蒋贤邦介绍,依托于统一的数字化平台,网格内的信息可以通过“四级网格”得到及时的上传下达,使政府“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和群众“自下而上”的自治力量在网格内找到内在“联结点”。
蒋贤邦介绍,巴中市的网格化管理要求县(区)监管中心必须达到办公场所独立化、电子大屏智能化、机构人员合理化、工作流程规范化,而乡镇(街道)分中心和村(社区)管理站则要纳入到政务服务大厅(窗口)的建设中。
2014年,红岩社区的网格员杨丽在巡视自己负责的网格时,居民反映碰到过疑似持枪的人。于是杨丽立即通过手中的网格员终端机向上反映了该信息,信息逐级通过社区和街道办事处的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最终传达到网格化监管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随即联系了辖区派出所,调出了物业的监控,最终确定了居民反映属实,并将案件移交给公安部门。
通过信息平台的流转,“网格化”充分推动了各职能部门的服务前置、力量前移,形成社会服务管理事项的闭环运行机制。
把握关键环节 激发网格活力
网格化工作的开展,必须充分激发网格内的干事热情。巴中市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纳入到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中以及县(区)重点目标的考核内容中。
网格内的事情需要经由职能部门联席调度、分流督办、限时办结,并最终进行结果的反馈。
在红岩社区,网格员既有年轻的家庭主妇,又有富有管理经验的退休干部。红岩社区副主任邓星浩介绍,这些网格员既有充足的时间完成网格工作,又有发挥余力的干事热情,网格员的活力被调动起来,社区里的事情自然能得到快速的解决。
聚合网格资源 实现信息互通
佛阳社区的网格员袁芬每天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自己的网格——仁和小区巡视一遍,将社区里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公共服务等基础信息重新收集更新一遍,再通过配备的终端机上传到监管中心。
袁芬告诉巴中新闻网记者,每当碰到居民有问题需要解决,网格员需要做的就是能自行处理的及时帮助居民处理,不能处理的问题则及时上报。
今年4月17日凌晨两点,仁和小区一户冯姓居民家里的水管突然爆裂,而此时家里只住着一个70多岁的老人和一个上二年级的孩子。老人无计可施之下便给袁芬打了一个电话,袁芬立刻起床赶到老人家里,帮忙通知了物管,及时关闭了老人家里的水管总闸。
除开自下而上地收集信息、处理问题,巴中市众多政策信息也通过网格系统自上而下地传达到每个居民家中。
红岩社区的22号网格位于巴中市的油坊街,地势低洼,每年汛期都容易积水,形成内涝。今年6月28日,巴中全域普降暴雨。红岩社区收到市里发出的预警信息后便派出网格员到各家各户通知。
邓星浩告诉巴中新闻网记者,有些居民不重视,有些居民担心自己家里被淹。于是网格员们就帮着居民们搬家具,再使劲儿劝他们撤到安全的地方,最后所有居民在积水涨起来前都撤离了危险区域,居民的财产也鲜有损失,“这件事要是搁在以往缺人手的时候,根本不敢想象能够如此快速地把信息通知到每家每户。”
据介绍,网格内除了具备履职社情民意收集等职能,巴中市还将证件办理、就业失业、社会保险、城乡医疗保险、残疾人业务办理等26项职能下放到网格。今年来,全市各大网格共代办各类民生服务事项8000余件。
联动部门 确保“小事不出网格”
邓星浩介绍,红岩社区的网格员都是遵循着“住在哪里,负责哪里”的原则,“因为他们对自己周围的大事小情最为了解”。
2014年夏天,社区内的东方鑫村小区因为用电量过大,电压负荷过重导致较长时间停电。住户们不堪酷热,纷纷表示要通过上访来解决问题。小区内的网格员了解到情况后便汇报到了网格化监管中心。随即,中心与电力部门联系,借调了两台发电机到小区,满足了居民的用电需求。
通过建立矛盾纠纷网格排查、分级受理、分类交办、跟踪问效、联动化解机制,巴中市将纠纷苗头纳入到网格四级管理和大调解信息平台中,确保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居、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巴中市网格内解决了超过7000件“五小问题”,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防止民转刑29起,提前获取了57起群体性上访等重大涉稳信息,充分发挥了前端预警功能。
通过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的建设,巴中市进一步推进完善了政府善治、社会共治、居民自治的格局,社会治理方式得到创新,社会治理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今年来,巴中市矛盾纠纷、社会治安案件同比分别下降19.8%、20.6%,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