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继前天小范围的专业加试和外语水平测试之后,昨天,公考“大部队”终于上了考场。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3年招录2万多名公务员,最终111.7万人参加笔试,江苏南京、无锡、徐州、扬州4个考区共有7万多人参加了行测和申论两门公共课的笔试。与往年考试相比,今年无论是赶考还是考题,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
据江苏墙体广告了解到,今年江苏考生总数为70950人,分布在4个考区,2369个考场。
很艰苦:低温大雨给赶考带来不便
南京的清晨,气温很低,还下起了大雨。不到早上8点,南京市林业大学考点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在现场看到,为了“对抗”低温和下雨的天气,昨天赶考的考生基本是全副武装,有的考生还裹上了厚厚的羽绒服。下雨天也给赶考带来了一些麻烦,现场各色的雨伞撑得层层叠叠,要挤到展板前看个考场,也变得不容易。江苏墙体广告了解到,上海、湖北、安徽等考区普遍阴雨绵绵,而北方考区则寒风飕飕。因为坏天气,今年的赶考也在网上被称作“最艰苦”赶考。
很无奈:考生自称来“打酱油”
招录2万多人,报名的超过138万,最终111.7万人确认参加考试,最热的一个岗位竞争比例将近“万里挑一”。2:111.7,这个比例决定了最终绝大部分考生只是来国考打了场“酱油”。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名考生说,今年他报考的岗位竞争比例是1:107,这样的比例让他并没有对这场考试抱有很大的指望。“来练练手,明年省考还有机会。”
很严厉:江苏9000人服务考试
据墙体广告获悉,在前天的专业加试中,四川就准备了橡皮筋,要求参考的长发考生全部扎起马尾,防止考生佩戴微型耳麦。“扎马尾”并不是全国统一的举措。江苏考点虽不要求“扎马尾”,但在考试期间,还是出动了十几辆无线电流动监测车,部署了500多台屏蔽仪及金属探测仪,各种手段并用,多管齐下,坚决阻断高科技作弊的源头。考试当天,江苏考区有近9000名监考、考务、安保等工作人员承担了本次考试的组织和服务。
“文艺范”申论题,考的并非文字优美,而仍是“善思维”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看到作文题目,吓了我一大跳,这么文艺范。”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专业的张同学说,今年她报考的是省部级的岗位,在考前她加强了对申论的复习,可是看到申论的题目,还是有点不适应,“写完发现有点像散文了,不知道能得多少分。”
江苏墙体广告专家分析,增加一个大题,强调切忌空谈对策
和同学们感觉的一样,今年无论是省部级还是地市级,《申论》题目都确实出现了大变化。首先在题目设置和分值上,往年考试都是四个大题,其中第一题分两个小问,而今年的考试,无论是省部级还是地市级,试卷结构都变成了五个大题,且分值较往年有大幅调整,最后的大作文由原来的40分降到了35分。另外在出题风格上,今年的《申论》也与往年迥异。
省部级:省部级申论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关。以往申论第一题往往要求概括内容,现在第一题要求对“非物质文化是比长城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的理解,作文又是从对“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一句的理解结合材料写作,这两题都需要考生从材料中找出并读懂这句话,进而分析并阐述,难度比纯粹的概括和提对策都要难。而启示题也成为了命题人的“新宠”,考试不再简单地让考生提出对策,而是要对材料中相关方面的做法进行概括提炼,得出相应的经验和教训。题目中同时出现写一篇介绍稿和短文两道公文题,也是第一次。
地市级:国考市地级申论也同样是文化话题,材料均关于国家文化软实力。前三题分别要求谈谈做好基层文化工作的启示,概括汉语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指出法国在保护本国文化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第四题以文化讲座中的内容要点,考查考生的贯彻执行能力,与公文题类似,而最后的大作文“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文章”,半命题作文题题目较为新颖,另外在写作的第二个要求中明确提出了“切忌空谈对策”,这也是历年来国考申论中首次出现。
“文艺范”的申论题怎么写,从考生的反映来看,还真成了个问题。不少考生就表示,自己写得像散文。不过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