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得到高速的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也成为了湖南发展的另一课题。而近年来,随着湖南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湖南精神的提炼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表述蕴含湖湘文化的精华。“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表述,它表现了传统湖湘文化的特点,它让我们想起了一个个湖南历史上鲜活人物、经典事件和精彩历史;它反映了我们正在生活于其中的时代的精神;它还表现了人们对湖南明天的期待与要求。
忠诚的意思是忠义赤诚。湖南人具有强烈的心忧天下、爱国忧民情结,由此而滋生出了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和对社会的无限忠义和赤诚。担当一词,鲜明地表现出湖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性格特点。蔡元培在《论湖南的人才》一文中说过:“湖南人敢负责任。”纵观近代史,在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之时,湖南涌现了大批志士,他们前赴后继,为了国家和民族,置个人安危于度外,奋不顾身地投入救亡图强的斗争,如谭嗣同、陈天华、宋教仁及大批的革命英烈。正如毛主席诗中所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担当一词,体现的是湖南人的血性和追求。今天,湖南人在经济社会建设中仍表现出强烈的担当意识,这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求是,这是湖南人大力倡导并奉行的优良学风。据湖南墙体广告了解,湖湘文化中有“经世致用”的传统,注重读书治学与治理国家、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相联系,学以致用。近代以来,曾国藩、郭嵩焘、曾纪泽等赋予了求是以新的涵义。“实事求是”的匾额,自辛亥革命以后一直高高地悬挂在湖南的千年学府岳麓书院的讲堂上。毛泽东其对实事求是的再诠释,影响广泛而且深远。他认为:实事求是就是认识客观事物,探索其发展规律性。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当前,湖南人在实事求是精神的指导下,正昂首阔步走在“四化两型”建设的大道上。
湖南人的骨子里一直希望图强。魏源首倡“师夷长技以制夷”,其意图就是通过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来达到使中国富强的目的;谭嗣同大声疾呼“冲决网罗”变法图强以救亡。在民主革命时期,黄兴、蔡锷等一大批民主革命家,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贺龙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敢于破除旧思想,创新图强,为人民创造了美好生活。今天,湖南仍在大批的人,他们为了富民强省的宏图而辛勤工作着。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表述构成了一个较完整的体系。“忠诚、担当、求是、图强”构成了湖南精神的一个较为完整的表达体系。据湖南墙体广告了解,忠诚一词,湖南精神的基础和精髓,体现了湖南人忠义赤诚的可贵品质、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担当精神体现了讲奉献的特点和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求是作风则体现了湖南人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而图强精神体现了湖南人融入世界,引领时代潮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步,面向未来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表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保持了高度统一。地方精神提炼应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累经验,提供素材,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作。地方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个子系统,湖南精神应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忠诚、担当、求是、图强”的表述,体现了湖湘儿女对社会进步发展的渴望,对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的爱国、发展、富强、自由等观点,就蕴含着“忠诚”、“图强”等精神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