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近日湖南正在加强数字化信息的建设,让湖南信息产业高速的发展,让湖南经济得到一个快的发展。
据湖南墙体广告获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升级。建成全省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地理公共服务体系、城乡一体无缝覆盖的网络体系和先进适用的云计算服务平台。湖南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超过1000万户,其中光纤接入用户超过300万户,光纤网络实现T级出口,城区100M入户、农村光纤连接到行政村。3G网络覆盖城乡,用户数达到2300万,下一代互联网(IPv6)全面商用,长期演进技术(LTE)商用起步。长株潭城市群率先实现“三网融合”,总结经验后全省全面推广。县级以上城市有线广播电视网实现数字化,80%实现双向化。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和云计算服务平台建成。应急通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湖南信息化对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在规模企业中,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企业资源计划(ERP)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得到普及应用, 制造业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80%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50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
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湖南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向纵深领域推进,对现代农业决策、管理和服务支撑能力明显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从现在的20%提高到40%,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省所有农户,“12316”湘农服务热线、农信通、供销通、信息田园等信息服务覆盖所有的乡镇,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500亿元,实现电子标签管理的重要农产品达50%。覆盖全省的林业资源监管、营造林综合管理和灾害监控与应急等系统基本建成,对林地、湿地、生物多样性、森林防火、有害生物的动态监测与监管能力明显提高。建成完善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山洪地质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明显增强。
民生和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湖南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逐步实现办事出行“一卡通”、居家生活“一键通”、学习工作“一网通”、在线服务“一点通”。 全社会信息化应用广泛深入,数字生活丰富多彩,公众信息化素质和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覆盖城乡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成, 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80,“数字湖南”基本建成,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支撑和推动作用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