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4学子再赴南极科考
2014-10-22 09:58:35
相关案例:
<%=link%>
本文标签:安徽墙体广告
安徽墙体广告前不久举行的2014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载出音讯,雪龙号科考船将于10月30日从上海再次动身,履行中国第31次南极科学查询使命。记者了解到,今 年中国科大还将派出4名学子参与查询。离动身时刻越来越近了,这几位学子也是充溢等待。昨日他们跟记者共享了激动的心情和使命前期准备作业的状况。
四学子分两路奔赴南极
一向以来,南极科考部队中都有科大人的身影。科大极地环境研讨室的谢周清教授通知记者,本年该试验室还将派出4名学子参与南极科考。
其间,该校与中国极地研讨中心联合培养的硕士研讨生马天鸣,将赴昆仑站履行南极冰盖与气候变化的查询;硕士生王建成作为大洋查询队的一员,将一向在 船上展开海洋大气环境化学的查询作业,他们两位将随雪龙号本月底赴南极。另外还有两名研讨生包韬和杨连娇,将于本年晚些时分乘飞机赴南极长城站,展开生态 与环境查询。
据介绍,马天鸣和王建成将在下一年4月份回国,待足159天;包韬和杨连娇的行程还没有终究确定,估计在长城站作业两三个月时刻。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查询单位有关人士介绍,查询队这次将在南极昆仑站展开深冰芯钻探作业。除了南极内陆查询使命,雪龙号还将前往罗斯海维多利亚地难言岛,持续展开中国新南极科考站选址查询,为期7天。
已做好晕船的心理准备
正读研二的王建成是蚌埠人,他从小日子在内陆区域,鲜少坐船。不过作为大洋科考队的成员,这次他将直接乘坐雪龙号出海,在船上待五个月时刻。晕船是他将面对的最大应战。
“我听去过南极的师兄们说,去往南极大陆的途中,要穿越西风带。西风带坐落南纬45度至60度之间,常年盛行的西风让海域波涛汹涌,人肯定会有些难 受。”此外,王建成还传闻,雪龙号在接近南极浮冰区破冰前行的时分,人也呈现晕船的表现。“慢慢习惯呗,船上肯定也会有办法。”王建成很乐呵,他并不忧虑 行将到来的应战。他说,在正式上船前,可能还会有一个集训。
王建成说,这次他的作业主要是在船上收集空气样本,此外还会收集少数海水样本带回来,“用来研讨污染物的分散状况。”
5个月待在船上,意味着新年要在船上过了,到时分只能打电话或许发邮件回家。尽管少了一次与家人团圆的时机,但想到能够去南极,王建成仍是充溢等待。
专赴西藏参与有关练习
与一向要呆在雪龙号上的王建成不同,马天鸣要到坐落南极内陆的昆仑站展开查询,那里海拔4000多米,因此对体质的需求就更高了。本年七月底八月初,他就跟随来自其他科研院所等组织的队员一起,去西藏参与了为期两周的高海拔习惯性练习。
“咱们一开始先在拉萨进行登山及攀岩练习,然后转至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高山练习基地,由当地登山队资深教练进行专业的高海拔习惯练习。”马天鸣说,练习是为了让科考队员需具有必定的高山习惯能力,由于昆仑站的海拔和西藏差不多,所以将练习地点选在西藏。
马天鸣通知记者,在刚到拉萨以及羊八井的第一天,他呈现了细微的头痛,但到了第二天就缓解了。“所以我的身体素质是能够承担科研使命的。”他说,这次自己的使命即是收集冰样和雪样,为研讨古气候和古环境的变化供给协助。
等待能跟企鹅拍张合影
包韬和杨连娇的使命是前往南极长城站进行查询。“咱们将从北京坐飞机到智利,然后再转机去长城站。”包韬说,他们当前还在跟长城站交流,估计本年12月中旬能够成行,并在下一年二三月份回国。
包韬说,他的使命主要是收集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并收集苔原的表层土壤,“在当地采样的结果,能够用来研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变化的新规则,以及全球变暖对南极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此外,杨连娇的使命主要是收集企鹅粪土的沉积物。
尽管离动身还有一段时刻,但两个人都现已对行将作业的环境有所了解,比方长城站条件很好,不只试验设备齐全,室内也是有供暖的,“听师兄说,咱们去 的时分是冬季,外面大约零下10摄氏度左右,而室内只要穿秋衣秋裤就能够了。”包韬说,传闻那里还有文娱健身设备,“还能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呢。”
作为四人中仅有一名女生,杨连娇还有一个小小的愿望,那即是跟心爱的企鹅宝宝合张影。“传闻为了维护它们,人不能靠太近,那就远远地拍一张吧。”杨连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