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国企财务负责人遭遇电信诈骗 5小时转出1700万公款
2014-07-05 09:29:09
相关案例:
<%=link%>
本文标签: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湖北武汉墙体广告 本年五月初,武汉一国企财务部部长黄某加班时遭受电信欺诈,竟轻信骗子之言,按其指示操作电脑,进入公司账户,5小时内将1700万元公款转至骗子的账户。昨天,武汉市检察院发表,黄某既是电信欺诈的受害者,又是滥用职权的实施者,已被该院以涉嫌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批捕。
据介绍,这是发生在武汉的电信欺诈案中,一次性被骗金额最大的一同。
五一假日加班
掉进电信圈套
本年初,52岁的黄某因作业脚踏实地,体现杰出,被选拔为武汉一家国有企业的财务部部长。5月3日,正值五一小长假日间,他使用休息时间到单位加班。当天下午1时许,单位电话响起,对方称,黄某有一张北京某银行的信用卡透支8000余元,需冻住其个人账户,如有疑问,可拨打北京警方电话报案。
黄某当即拨打对方供给的“北京市朝阳区公安机关”电话号码,称自个并未办理过这张信用卡,更没有透支。自称姓陈的“警官”具体问询黄某的名字、身份证号码等个人信息,黄某一一照实答复。陈某佯装呼叫总部,查询黄某的信用卡透支状况,随即奉告,黄某涉嫌一同贩毒洗钱案。
黄某一听登时紧张起来:他一贯谨慎,从未干过违法的事,为何会被警方置疑?他估测,可能是自个出差时走漏了身份信息,被坏人使用了。
几个小时后,陈某再次致电黄某,奉告“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网址让其查询。黄某点击进入,发现页面中有自个的身份证相片,下面赫然写着“涉嫌王某某贩毒洗钱案”。这下子,黄某完全懵了。
骗得单位账户
转出巨额公款
为了洗清自个的“犯罪嫌疑”,合作“司法机关办案”,黄某依照对方需求,未向单位和家人奉告此事。5月4日,他使用职务身份,假造理由,分别从出纳、管帐手中骗得了单位账户的银行U盾和暗码。
当晚7时许,黄某和陈某通话,依据陈某的指示操作电脑,用银行U盾进入公司账户,并不断按着键盘上的“OK”键,以合作陈某“查询”。殊不知,陈某底子不是在查询账户,而是以荫蔽方法,一步步引导黄某划拨单位金钱。
截至当晚12时许,在陈某的“遥控”下,黄某先后17次从单位账户转出巨款至骗子的账户,每次100万元,共1700万元。
据黄某向警方交待,他不太懂电脑和软件运用,平常都是下属在操作,认为只需U盾在自个手中,就不会将单位资金划拨出去。
涉嫌滥用职权
最高判刑七年
5月5日上午,隐约感到有些不对的黄某到银行查询,被奉告1700万元公款石沉大海。银行得知本相后,告诉黄某所在单位,单位报警,黄某被抓获归案。
据了解,黄某被捕后,其单位深感怅惘,还向司法机关出具了书面证明,证明黄某平常体现较好,业务水平较高。黄某也多次悔过:假如及时向领导报告此事,就不会受骗了。
6月13日,武汉市检察院对黄某批捕。当前,公安机关正对涉案的欺诈团伙进行清查。
昨天,办案检察官介绍,该案有必定的特殊性,犯罪嫌疑人黄某既是电信欺诈的受害者,也是滥用职权的实施者。他误信骗子之言形成企业丢失是过错,但违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行动却属片面成心,涉嫌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依照《刑法》第168条规定,国有企业人员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丢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检察官也借此提醒:司法机关一般不会经过电话方法办案,市民若接到生疏电话称自个涉嫌违法犯罪时,不要轻信和慌张,更不要容易向对方走漏名字、身份、作业单位、职务等个人信息,而是要坚持清醒头脑,及时报警或奉告家人、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