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创投打开“大民政”之门
2014-05-21 10:00:38
相关案例:
<%=link%>
本文标签:广东江门墙体广告
广东江门墙体广告 昨日,我市“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活动的首批3大类30个项目正式签约。作为我市“大民政”工作的打破口,此次创投活动充沛发挥了市场的作用,整合了政府、企业、社会三大主体的资源,使社会力气成为公益舞台的主角。这不只是公益理念的革新,更是政府公共效劳形式的转型和变革。
此次创投活动明白以“养老·助残”为主题,将老年人和残疾人这两类社会弱势群体作为重点效劳对象,这自身就是不同于其他大范围创投活动的“江门发明”。以养老为例,目前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已达62万,养老效劳体系亟待完善。基于这一形势,我市“大民政”工作提出树立多元化社会养老助残效劳体系的设想,“养老·助残”公益创投正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从创投活动设计的5类38个项目能够看出,我市正以“养老·助残”公益创投为平台,项目规划为办法,构建起从机构到镇村的多层级、广掩盖养老助残体系,构成适度普惠型社会养老效劳格局。
既已明白了“养老·助残”的思绪,如何集中资源,推进民惹事业开展?创投活动中,我市“剑指”养老助残资源分散的“老大难”问题,从横向和纵向分别整合了各部门及各级政府资源,拿出“亿元资产,千万资金”,吸收社会资源进入养老助残事业,这与“大民政”工作理念互相照应。在笔者看来,这种市场化的操作手腕至少有两大益处,一方面能够经过“借脑”开展和资源整合,使政府资源效能得到更大发挥;另一方面则进一步激起了社会生机,到达聚集各方资源,集中打破养老助残这一社会难题的活动效果。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力气已越来越成为养老助残事业的施行主体,政府正在摆脱“大包大揽”的管家形象,职能转变加速,这也成为我市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成果。
随着“养老·助残”公益创投首批3大类30个项目签约施行,标志着我市“大民政”工作的大门已然翻开。当然,签约还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相关部门还要在项目施行过程中,抓好项目监视落实,催促项目获选人按合同推进项目,并适时向社会发布进度。同时,还能够拜托第三方机构评价项目执行状况和效益,并归入对社会组织的考核机制之中。
除确保签约项目顺利推进外,笔者以为,创投活动中还有不少社会组织提出的“好点子”需惹起关注。固然这些计划受限于名额未能入选,但相关部门能够经过其他渠道或提供资源,选择其中具有可行性的计划促成落地。如此一来,既能让更多的“好点子”继续发光发亮,同时也能够借此指出社会组织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培育更多有实力的社会组织,承当社会职能。
总而言之,“养老·助残”公益创投已成为我市“大民政”工作重要的资源整合平台,也是我市集聚各方力气保证底线民生的打破口。以此为契机,我市能够制度化的方式打造具有“江门特征”的公益创投形式。同时,也可将着眼点从当前的养老助残,扩展到如妇女儿童公益效劳、青少年效劳等更多民生范畴,关注如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读书问题、大龄青年婚恋问题、儿童心理问题等社会热点,将公益创投的效能发挥到最大,到达保证民生、提升侨乡生活幸福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