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广西对墙体材料的一些调整措施
今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充分发挥墙改基金政策的扶持和导向作用,以推广节能建筑为载体,以发展高质量、高性能的新型墙体材料为核心,以推进墙改节能降耗和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为重点,全面推进墙材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积极开展新材料研究
近日,位于河池市百旺开发区三桥头的河池市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试验项目通过广西自治区墙体材料改革办公室验收小组的验收,并正式投入使用。据初步测算,该试验项目采用了两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双排孔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新型墙体材料,减少使用实心黏土砖158万块标砖、节约土地2.6亩、减少能耗97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30吨。
据了解,广西共有14个这样的项目,节能建筑试验的总建筑规模接近6万平方米,投入墙改基金约3000余万元,试验项目完成后累计可节地13亩以上、节约1040吨标准煤。
有关专家介绍,组织开展新型墙体材料节能建筑试验项目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性能优异的新型墙体材料的开发生产,拉动新型墙体材料的市场需求,而且还能为今后宣传贯彻和实施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推广节能建筑、完成建筑节能目标做好先行准备。同时,还可为编制实施新型墙体材料施工应用通用图集和地方外墙外保温工程设计施工技术规范创造条件。
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2010年,广西共淘汰落后企业481家,淘汰落后产能44.5亿块标砖,年节能62万吨、节地7300亩、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8万吨、二氧化硫排放1.4万吨,超额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墙改节能减排目标任务。
今年,广西将通过建立和完善墙改节能减排专项督查制度,形成执法督查长效工作机制,做到监督有力、管理有效。该区要求,坚决杜绝已被淘汰的落后砖瓦企业发生反弹;依法禁止生产和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砖瓦及混凝土砌块落后工艺设备;规范砖瓦窑炉市场准入制度,限制耗能高、占地多、污染大的轮窑工艺发展。
2010年,广西墙体材料产能达400亿块标砖,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认定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突破了900家,生产能力达270亿块标砖,为“十五”期末的2.2倍,占总产能的67.5%;累计新建投产一次码烧隧道窑生产线约300条、年产3万立方米以上的砌块生产线430条,比“十五”末期增加了近11倍;新型墙体材料产量达到140亿块标准砖,为“十五